清单化明责,现代化治理,专业化服务 无锡惠山这样给村社减负|焦点消息
2022-12-29 09:33:23

近年来,无锡市惠山区着眼省市为基层减负要求的贯彻落实,通过清单化明责、数字化赋能、现代化治理、专业化服务,探索为基层尤其是村(社区)减负增效的有效路径。


(资料图片)

清单化明责:一一对表履责行权

根据省市“两减一规范”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惠山区规范实施村级组织统计数据“一套表”,党建、民生“两本账”,主体责任、事项准入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着力减报表、减台账、规范履职事项,在减轻村(社区)负担、激发村级组织活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村(社区)来说,“一套表”聚焦过去报表和台账的无依据填报、多头重复填报问题,确保了报表的及时性和规范性、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两本账” 树立了基层考核“少看材料、多看实效”导向,减轻了村(社区)台账压力;“三张清单”进一步明晰了权责,推进村(社区)落实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玉祁街道玉祁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市‘一表通’试点社区,推行‘一表通’使得社区探索建立了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村社区为核心、以城乡居民为主体、以有效凝聚精准服务为特点的智能化治理平台,实现各条线工作联通互融,提升基层整体工作效能。”

数字化赋能:聚焦痛点全时响应

针对当前基层治理“数据回流难”“数据不精准”“数据赋能不足”等痛点问题,惠山区城运中心启动数字治理“超级地图”项目试点。通过整合公安、住建、应急、民政等基础数据、网格员采集更新各类信息、诉求等基层全要素数据,最终实现所有数据三维实景上图,构建“数据赋能中心”,提升基层治理“精度”。

在玉祁街道玉西社区试点推行过程中,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充分摸清数据家底,发现各类数据库中的老旧数据、无效数据,补足数据差距约30%。通过系统“一次性普查+高频率区域更新”,数据鲜活度和采集效率大大提升,相比于传统的网格员定时更新,减少工作量超过30%。

现代化治理:多元共治定分止争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惠山区高质量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引导群众参与、支持和配合治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洛社镇张镇桥村是一个混合型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6000人。村委聚合党员、全科社工、居民代表等社会力量组成“十力”,整合党建、社会保障、矛盾调解等工作,广泛开展网格化微自治工作。通过推行“楼道理事小组—网格议事分会—微自治总议事会”三级自治体系,居民间的纠纷大大减少,近550个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了整改,有效减轻村委工作压力。

钱桥街道苏庙社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00余人。社区创新搭建“梦想客厅”公共空间平台,基于居民参与社区实践中心、民生服务供给中心、资源整合交流中心三大功能定位,通过居民自发组织活动、聘请专业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居民参与议事协商等方式,促使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减轻了社区供给服务的压力和负担。借助“梦想客厅”,居民定期开展民主协商和议事会,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活动160余场次。

专业化服务:市场路径添薪加力

针对社区功能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现状,惠山区积极内引外育、牵线搭桥,通过镇(街道)统一购买、村(社区)自支购买的方式,对村(社区)引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经初步调研,村(社区)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超70%,基本涵盖居民日常需求,有效弥补了基层人少事多、专业人员不多的缺陷,减轻了社区工作量。

洛社镇雅西社区引入爱满格公益服务中心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培育与建设项目,聚焦空巢老人、少年儿童、特困群体等服务对象,先后培育出“尊老爱老”“儿童学前教育”“关爱特殊人群”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12个,充分凝聚居民力量,壮大志愿服务群体。通过孵化志愿者骨干、社区达人等典型人物,雅西社区活跃志愿者达到50多位,社区公益达人10多位,服务社区居民10000多人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