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30年前,在两岸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实现了两岸双方首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高层会谈。台湾成功大学政治学教授丁仁方28日在北京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九二共识”为两岸互动打下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汪辜会谈则开启了两岸合作的新契机。
丁仁方在28日于北京举行的“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二场活动期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汪辜会谈的基础上,海协会与海基会此后签署了23项协议,对两岸关系长期的和平发展发挥了非常正面的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举行的汪辜会谈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汪辜会谈后,海协会和海基会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举行了20多次不同层级的商谈。2008年5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商谈,至2015年,双方11次会谈签署了23项协议,达成一系列共识。
上述会议还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成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这一两岸人员往来的重大突破,构建了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丁仁方认为,大陆团队游客在疫情前对台湾经济有着很大助力。随着疫情结束,希望民进党当局能够正视两岸交流的需求及正面影响,开放大陆团客、学者、学生等群体赴台。
此次“两岸学者面对面”活动的主题也聚焦两岸经济与产业交流合作。丁仁方表示,虽然民进党当局希望与大陆进行“脱钩”,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两岸密切的经贸关系也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丁仁方进一步分析称,两岸经济与产业互动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始终持续,台湾的商品源源不断地向大陆出口,其背后是一股巨大的相互吸引力。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两岸贸易额为3196.78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2380.92亿美元,同比下降4.6%;大陆向台湾出口815.87亿美元,同比增长4.2%。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对此评论称,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2022年两岸经贸往来克难前行,总体保持稳定。
28日参与对话的两岸专家均提到,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还有着很强的溢出效应。丁仁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有大量台商、台青在大陆发展,他们会将在大陆的所见所闻和想法告诉在台湾的亲友,让更多人了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经济上互动互补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大陆的一些产品也承载着很多文化概念,也会对岛内的社会文化有长期影响。
丁仁方批评称,民进党当局正在用政治手段干扰两岸经贸合作,“他们应该非常严肃地思考,现在的所作所为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台湾的未来到底有怎样的意义。”